名家荟萃、智慧碰撞。本次论坛分为一场主论坛、三场分论坛。在全程12个发言环节中,来自国内立法界、司法界、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相关专家,结合各自深耕领域,深入探讨新时代资本市场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为促进资本市场的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献计献策”。
推动资本市场法治建设
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推进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这一视角,而这也是本次论坛的主题。
“法治是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础,股票发行注册制对于法治有更高要求。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背景下,首届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论坛的召开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在致辞环节,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委刘贵祥如是说。
“资本市场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力、持续升级迭代、不断改革发展的复杂系统。理论界和实务界必须强化合作、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应对解决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北京金融法院院长蔡慧永介绍称,未来北京金融法院将借助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论坛这一新的平台,拓展协同格局,延伸协同力量,促进智力协同,打造助力资本市场建设智囊团。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在致辞时表示,希望本次论坛的举办可以进一步凝聚社会各界共识,携手共同努力,推动资本市场的法治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加积极贡献。
在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看来,中国资本市场一直向着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其中法治建设是资本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本次论坛选择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2023)闭幕的第二天召开,其举办时间、地点和主题都很有意义。
聚焦全面注册制共话改革与发展
纵观首届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论坛,以“改革”与“发展”为题眼的发言占据了较大篇幅。
十三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刘新华致辞时表示:“我们必须深入思考注册制下资本市场法治供给的机制和功能,提升法治供给的广度和深度,为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当法治成为大家的共同信仰,一个更加成熟、更加稳健、更具活力的资本市场正向我们徐徐走来。”在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周汉民看来,法与时转则治,要根据资本市场实践,积极回应各方关切,不断修改完善,最大限度反映包括市场主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意愿。由此,他提出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扩大资本市场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提高监管能力等三点建议。
中国证监会首席律师焦津洪在论坛上表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是资本市场一场全方位的、根本性的变革,是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新阶段的‘成人礼’。”
焦津洪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各条线制度规则“立改废释”和体系优化,使资本市场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统筹发挥制度规则的“集合效应”,加快形成崇法守信、规范透明、开放包容的良好资本市场生态,增强资本市场法治的国际竞争力。
立足法治文化建设热议开放与合作
法治建设是资本市场发展进步的“推进器”、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的“安全阀”。如何让“推进器”“安全阀”充分发挥效能?在现场嘉宾的“答案”中,“开放”与“合作”被屡屡提及。
论坛现场,作为兼具监管部门与高校工作经验的法治专家,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徐明给出一种思路:“要着重处理和解决好资本市场法治建设中法律数量和质量、法律制度与法治文化、法律制定和法律执行、借鉴境外经验与立足中国国情、危机法律与常态法律之间等五方面的关系。同时通过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立法后续评估等机制,进一步增强法律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上海金融法院院长赵红从服务资本市场提升开放能级方面介绍称,上海金融法院着力于强化解释权和话语权,积极行使涉外金融案件管辖权,拟定并推广中英文“涉外金融交易争议解决及法律适用示范条款”,助力我国金融加大对国际金融交易规则制定的参与度和主动权。
“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治供给,提升资本市场的软实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应有之义,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夏建亭认为,伴随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不断推进,要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水平,构建更加完善、更加成熟的资本市场法律制度,持续增强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韧性与活力。
“基金业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增加国民财富、降低杠杆水平,以及助力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平稳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何艳春说,良法善治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奠基石,守法合规是机构稳慎经营的生命线。基金业的持续繁荣发展,离不开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将积极参与行业法治建设,助力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法学会、上海金融法院、北京金融法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上海证券报社上证研究院承办。主论坛由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会长郭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黄文艺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