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股权市场是非上市企业直接融资的主渠道

ས་ཁོངས་རང་བཞིན་གྱི་རྐང་དབང་ཚོང་ར་ནི་ཚོང་རར་ཞུགས་མེད་པའི་ཁེ་ལས་ཀྱིས་ཐད་ཀར་མ་དངུལ་འདུ་འཁོར་གྱི་ཐབས་ལམ་གཙོ་བོ་ཞིག་རེད།

首页 > 企业挂牌展示 > 挂牌展示企业专属页

绵阳知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绵阳 信息技术业 军民融合板 证券简称:知觉股份 证券代码:510115 推荐核查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基本信息

 

1)公司基本情况

绵阳知觉科技股份的前身——铁牛科技,成立于20053月,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双软企业;公司在机器视觉技术的研究积淀了10年,拥有三维视觉测量技术、人脸识别技术、二维图像识别定位技术等知识产权数十余项,研发成果已成功应用在军工、锻造、模具制造、教育等行业。

知觉股份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平台系统和多年来在机器视觉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经历多年的研究与考证,围绕着董事长刘先勇先生提出“知觉文明”的战略布局,连同“知觉文明研究院”专家学者及各行业战略合作伙伴,共同研究VR/AR/AI/BI各领域所需的重点方向和关键技术,探索出一套可实行的知觉文明体系。

知觉股份构筑成以VR版权保护、内容制作为突破点、以“知觉云、知觉·研发系统及知觉·发布系统”为技术壁垒的——“知觉·孵化平台”的高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形成科技企业联盟,推进VR/AR/AI/BI应用产品的设计、生产、研发、销售和服务,致力于为客户、研发者、终端用户提供走向未来的“知觉文明”整体解决方案。

自成立以来,知觉经历以下的发展历史。

20053月,知觉股份的前身——绵阳铁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2005年,项目《基于单幅照片进行三维形貌恢复的软件系统》承担国家创新基金,并完成验收。

2005年,获铁牛三维光学测量系统V1.0软件著作权。

20068月,获得“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认证。

2007年,项目《复杂面型三维光学测量系统》承担国家创新基金,并完成验收。

2008年,获铁牛三维光学测量系统V2.0软件著作权证书。

20082月,公司获得了ISO9001IQnet国际质量标准认证证书。

200811月,获铁牛三维光学测量系统.复杂面型测量V3.1软件著作权证书。

20093月,获铁牛三维光学测量系统.特征点拍照测量V3.1软件著作权证书。

2011年,和多所知名大学合作,建立了三维视觉和逆向工程实验室。

201211月,与西南科技大学共同出资设立四川知觉科技有限公司,控股90%,以机器三维视觉为核心,专注红热件在线检测与自动分析系统的研究与推广。

201211月,获铁牛动态测量系统V2.0软件著作权证书。

20131月,100%控股设立四川空港知觉科技有限公司,以机器二位视觉为核心,专注于机场人员身份识别系统的研究与推广。

20139月,获铁牛飞行物三维测量及反演系统V3.0软件著作权证书。

20139月,获铁牛三维面扫描系统V4.0软件著作权证书。

201312月,获铁牛特征点拍照测量系统V4.0软件著作权证书。

20141月,铁牛科技启动股权激励计划,并开始推进“知觉实验室”平台商业模式。

20145月,获全自动光学测量系统V1.0软件著作权证书。

201410月,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201410月,绵阳铁牛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绵阳知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412月,知觉实验室1.0版最小可视化原型实现并通过验证。

20153月,知觉实验室发布系统“知觉·发布系统”1.0版上线并投入市场运行。

20157月,知觉股份荣获正和岛2015年风口论坛新三板之星年度10强企业。

2016年,知觉股份推出了“知觉·孵化平台”战略部署。

2017年,在四川广安华蓥落地第一个“知觉·孵化平台”

2)公司主营业务范围

知觉·孵化平台是中国首个“知识产权保护级”4.0+孵化器,在完成内容制作同时,解决了盗版问题。通过调用知觉·研发系统存储素材,实现低成本快速建模;通过知觉云平台实现了VRARAI产业应用的数据管控和安全保护;通过知觉·发布系统,完成了各个垂直领域产业链的对接。

3)公司主发展规划

公司计划2017年建设1个知觉·孵化平台,实现20家创业团队入驻,并实现创业团队销售总额达3000万,2018-2019年实现3个知觉·孵化平台,60家创业团队入驻,并实现创作团队总销售额突破2亿元。

4)公司创始人简介

刘先勇,196512月出生,四川三台人。北京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出站博士后,西南科技大学教授(3级),硕士导师;绵阳知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人,四川知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四川空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江苏省、贵州省科技咨询专家;政府采购评标专家。

1980-1984: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2-1995:四川大学(原四川联合大学西区)原子分子物理所,超硬材料的原子分子设计与合成,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9-2002: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程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2.7-2004.6:北京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宁波保税区企业工作站)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