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股权市场是非上市企业直接融资的主渠道

ས་ཁོངས་རང་བཞིན་གྱི་རྐང་དབང་ཚོང་ར་ནི་ཚོང་རར་ཞུགས་མེད་པའི་ཁེ་ལས་ཀྱིས་ཐད་ཀར་མ་དངུལ་འདུ་འཁོར་གྱི་ཐབས་ལམ་གཙོ་བོ་ཞིག་རེད།

国常会时隔一年再提“降准” 时间窗口需考量通胀水平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日期:2021-07-08
       7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下称“国常会”),会议决定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会议提出,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本次会议距离国常会最近一次明确提及“降准”已经一年有余。2020年6月17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出,“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力度解决融资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和社会融资新增规模均超过上年。"

       去年央行一共实施了三次降准,提供了1.75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其中,央行最后一次宣布降准是在2020年4月3日,于去年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

       另外,央行发布的2021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没提及“降准”。从央行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操作来看,以精准的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形成了连续开展逆回购操作,并在每月相对固定时间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惯例,通过持续释放央行政策利率信号,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

    对于国常会缘何时隔一年多再次提及“降准”,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到:第一,近几年,央行在补充流动性方面,更多的是通过MLF及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而MLF相对降准来说期限较短。降准仍是释放长期流动性合适的工具,有助于商业银行优化资产负债的管理。并且,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具备下降空间。

       第二,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自去年4月份以来,MLF利率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一直保持不变,这体现出央行政策利率稳定,也与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相适应。同时,由于目前银行,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总体负债成本偏高,因此在LPR报价中,银行点差的部分从去年4月份以来也保持不动。因此,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还需从银行负债端着手降低负债成本。可以看到,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加强对银行负债端的管理,包括加强对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的监督管理、银行存款利率定价改革等。此外,对于中小金融机构来说,降准也是有必要的。通过降准释放长期资金,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有助于引导银行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对于何时可能进行降准操作,温彬认为,降准时机的选择主要需考量通胀水平。就大宗商品而言,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但是,PPI的高点可能已经过去,下半年趋于回落,CPI也大概率运行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如果6月份、7月份通胀已经开始进入收敛和回落的过程,那么在三季度末实施降准或者是定向降准,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