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发表书面致辞。
刘鹤表示,“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我们极有信心。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足够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对经济整体性好转极有信心
“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我们极有信心。”国家高层这一发声给市场吃下定心丸。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房地产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下称《纲要》)。在住房方面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等。
国家统计局12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主要经济指标在走弱。外需高位回落、出口增速已转负,消费疲软(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15亿元,同比下降5.9%),投资靠基建勉力支撑但增速也在回落。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今年除基建投资外,消费、工业增加值、房地产投资、房地产销售、出口等数据都不好,尤其是房地产相关数据深度下行。因此,所谓“整体”应该是推动绝大部分指标好转,尤其是深度下行的房地产相关指标。
房地产投资已具备止跌企稳条件
促进楼市回暖的关键在于纾困房企和稳定市场预期。近一段时间,房地产纾困政策陆续落地,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信心和活力恢复。AMC、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地方政府等悉数登场,纾困房地产项目、保交楼。
尽管近期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未有明显缓解,但在“保交楼”等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动下,房企资金状况边际改善,房屋竣工及施工进程有所加快,房地产投资已具备了在明年逐渐止跌企稳的条件。
刘鹤表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足够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近期监管部门频频出台房地产帮扶措施,信贷、债券和股权“三箭齐发”,具体看,“金融16条”向优质的地产企业提供了万亿级别的意向授信额度;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预计额度达到2500亿元;重启了地产企业的股权融资。三支箭连续落地对房企融资提供多维支撑,托底意向非常明显。业内认为,当前对于地产政策底已经明确,行业最危险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
针对未来或者2023年房地产市场,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表示,政策面都在逐步向好,而且政策面向好的力度、广度全面性超出预期。“今天的政策不止三支箭,还包括第四支箭内保外贷解决美元债问题。行业很多年没有发行股票,现在也终于可以发行。四箭齐发,还有政策在路上。”
郁亮认为,包括刘鹤副总理说房地产是支柱行业,这对市场都有正面作用。上次行业被称为支柱行业还是2003年,20年之后行业又被看作支柱行业。这些都是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来化解房地产企业流动性问题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接力房企“三支箭”,房地产政策方向出炉
房地产业规模大、链条长、牵涉面广,在国民经济中,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都占有相当高的份额,对于经济金融稳定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系统性影响。鉴于房地产支柱产业的定位,房地产业的稳定、良性循环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举措包括: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调整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市政策;进一步发挥REITs盘活房企存量资产作用;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用等。
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关于房地产,此次会议从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作出明确部署。
要点一: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要点二:防范化解行业风险
“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
要点三: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来源:新华社、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证券报、每日经济新闻等
-
下一篇: